首页 > 穿越小说 > 天青之道法自然 > 第30章 舌上龙泉

第30章 舌上龙泉(1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帝魂重生中华崛起之路 我的穿越丹武传奇 我,大剑豪,杀人就变强! 恶魔躲在月光里 开天法宝 九世轮回的大地 傲娇女神爱上我 冰之官阶 干崩系统后:从童话世界开始交易 跨江大桥坍塌之谜

上回书说到,那勾当皇城司公事殿上狂怼了那兵部尚书,官家意识看的一个痛快。

倒不是这文青喜欢看人吵架,实则这捕风捉影“风闻言事”做事的一个恼人。

不过话又说回来了,“不可斩言官”的太祖“誓碑”有没有咱们姑且不说,反正直到现在也没什么实际的证据作为支撑。

不过太祖确有:“尝读《尧典》,叹曰:‘尧、舜之世,四凶之罪,止从投窜,何近代宪网之密耶?”之言。

北宋各个官家治国,且不似五代的君主,动辄以杀戮作为解决政治矛盾的手段。那样基本上就沦落为大臣们除掉自己政敌的一个工具。

“大臣、言官”犯罪,顶了天,最多是贬官、窜远恶州军而已。

不过,有时候烦一个人烦到了绝望,当官家的也想杀人。实在是官员“亲党胶固、互相援手”,当皇帝的也是一个老虎吃刺猬,难以将获罪者处死。

结党,倒不是仅仅是为了营私,且有保命的功能。

所以才有了北宋的党争。但是争归争,也不会轻易去置对方于死地。

然这种“互不以诛戮”默契在哲宗朝被打破。

元佑党人刘唐老言:“时事中变,上台当赤族其他执政,奉行者当枭首,从官当窜岭南。”开始,便是一发不可收拾。

绍圣四年,章惇、蔡卞等“起同文馆狱,将悉诛元佑旧臣”

这就是玩命了。

元符元年,章惇又议遣吕升卿、董必察访岭南,欲尽杀元佑流人。再次破局。这就使得北宋宰执大臣的制衡体制完全被破坏,台谏失去对大臣的制约能力。

而此番,兵部殿上参宋粲“冒领军功”,说白了也就是冲着宋正平去的。

那官家自然不会同意。况且,这事本就应该是兵部上报御史台、谏院,让他们进行处理。

怎的是兵部出首?再说了,兵部也不是能上表弹劾的部门,但是有这个职能的部门——台谏两院,却是缩在大殿的角落里静静地看戏。

这个就相当于警察对于犯罪嫌疑人进行证据收集,然后递交检察院,进行法庭公诉。是不是犯罪,也只能由法院进行裁决是一个道理。

而且,宋朝的兵部也不是一个执法部门。也就是说,从法理上说,兵部是不具备任何的证据收集权力的。

官家尽管是个文青,但是他又不傻。且是从这兵部尚书的只言片语中隐隐的嗅到了“同文馆”的味道。

且在此时,却见那兵部尚书扑通一声跪下,举着那笏板大声道:

“臣,乞请严旨查办。”

好吧,此番便断无台阶可下了。双方只能是一个死磕,今天必须死一个才能了事。一时间大殿上悄无声息。

为何要如此的说来?

在宋,却不是动不动就跪的。官员面圣如此,百姓见官也是如此。平时审案也是官员坐着,百姓站着,遇到年纪大的、有身份的还得给上个秀墩什么的。

朝堂也是,大家搬了椅子,拿了小板凳坐在一起谈天说地,倒也不用动不动就下跪。

且有那大臣言辞激烈,可直抵御前,唾沫星子喷那官家一脸的是也是平常。这皇帝做到被大臣唾面自干也是够惨的。有时候在想为什么皇帝要有旒这个东西,并不是为了礼仪也,而是你喷不到我,你喷不到我。

好吧,话题又扯远了,咱们且回书中。

却如今,这兵部尚书下跪,说是尊重,却是将这官家一军。

此乃恶劝也,你不答应我就不起来。我是老人,又是大臣,那我就是弱势群体!你看着办。

咦?这不是道德绑架吗?

对,你不答应就是你不仁,你不义,你冷酷无情你无理取闹,总之就是你的不对。

说白了,就是耍无赖。

“有理说理,有据言据”的道理谁都懂。但是,这无理无据之人,行此无赖之策然却是一个每每得手,实为怪哉。

古代如此,现代社会亦是如此。示弱的背后,肯定有大利益在里面。一旦有人对你示弱,说他多可怜之类的话,磕头下跪的给你说事,别怀疑,他已经开始对你使招了。最好赶紧捂紧你的钱包,看好你的房产,更甚之,你还的小心你的身体器官。

所以,在此劝诸位明公,遇到如此之人断不可行那妇人之仁,思想有多远你就跑多远。一旦被他们给缠上,基本就是个家破人亡。

话回书里。

这官家见此也是无奈。且又心下不甘,只能一言不发的盯着那兵部尚书。却在此时,又见那吕维躬身道:

“臣,有事不明。”

那官家听了,如同得了救命的稻草,点手道:

“卿,近身讲来。”

吕维听喝,躬身上前几步,列于尚书之后,望那尚书一躬道:

“尚书请了,既是犯官出首,为脱罪而行那攀咬之事也属常有。尚书执掌兵部,此事便是不难,且让三衙传那宣武将军上殿对峙便可。此事尚不明朗,尚书这请旨查办之言何来?”

那兵部尚书听了,便猛的站起,回身甩了袍袖,喝道:

“如不携天威严加查办,那宋粲怎肯担这冒功之事?”

尚书的一声断喝且是听得那吕维顿时愣住。

俄顷,又有如醍醐灌顶,遂即惊叫一声,望那尚书躬身道:

“啊呀!原是尚书便是想让那宣武将军认了此罪也?”

此话一出,便让那尚书愣住。然也自知失言,便不敢多说,便是一个低了头去,呐呐不言。

吕维便上前一步,与兵部尚书雁行并列,躬身对官家道:

“臣所司也有探事、稽查之责,且也不敢如此行事。只将有据交付圣上,行笔言辞断不敢有片言己心臆断。更不敢像尚书如此,预加罪于前,严查于后也。”

痛快!此一番话,让那上坐的官家心内大呼过瘾。

却又转念一想,对呀,这皇城司本就有探事、稽查之责。

心下想罢,便道:

“此事交与皇城司,卿,可担当?”

吕维听了,赶紧躬身道:

“圣命下,臣自当万死不辞,皇城司却无讯问之权。臣当避之。”

此话一出,且让那官家身旁的黄门公心下顿时一惊。

心下赞了一声:好手段!此乃以进为退也。

言外之意就是,你让我管也行,得给我权利啊?

咦?说这皇城司没有提审、讯问的权利麽?

原先是有的,只不过那前朝那“瑶华秘狱”之事做的实在是太过分了,且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。

“瑶华秘狱”后,这皇城司便被夺了讯问之权。

但在朝堂之上,黄门公这身份却也只能心下盘算往后如何应对,而时下则不可有片言可出。

心下叹了一声,暗自道:事已至此却也只能冷眼旁观了也。

果不出黄门公预料,官家亲口赏了皇城司审理之权。批了词头命下中书行旨。

一时间那群臣茫然,只因这皇城司重获权柄却是在君前答对之间也。

虽说这皇城司与冰井司分了御史台之权,对朝臣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,但这吕维是敌是友且不甚明朗。

而且,这也太过荒唐了些。

散了朝去,那吕维让兵部尚书吃了瘪,便也是无趣。

心下想着赶紧走路为妙,断不可在此时此地再起事端。

不想,路过兵部尚书与那朝臣小声谈论,却听的有人叫道: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新书推荐: 明中祖:朱慈烺 重生太子,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汉吏 我在外星球成为国王 两界物价差亿倍,我氪金爆奖励 山贼之谋定三国 请,卸甲! 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 大明:历经六朝,终成大将军王! 开局:从揍朱元璋开始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