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二章 锦衣卫的前途(1/2)
<content>
“纪大人,在你看来,锦衣卫以后的路应该如何走?”
话题突然转到了这里,让纪纲啊了一声,才反应过来。他连忙说道:“对于此事微臣并无考虑,一切遵从皇上的意思。”
朱瞻基扬了扬手,请纪纲在书房里的椅子上坐下,李亮立即让两个小太监搬了一个炭盆过来,放在了两个人了。
这个时候,纪纲算是完全明白了过来,太孙绕了这一大圈,就是要告诉纪纲,锦衣卫需要改变,改变则活,不改变则死。
而且,利用锦衣卫这个机构为两年后获得东瀛银山开始做准备。不管是挑拨离间,还是收买拉拢,总之锦衣卫要从现在就行动起来。
做好了这件事,他纪纲以后就安全了,不用再怕文臣要对付他,不用再怕太子对付他,也不用担心汉王再对付他。
想到了这里,纪纲就有了一股冲天的豪情。
而他也对今年才十六岁的太孙有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惊叹,这才十六岁啊,就这么妖孽,把他这个老江湖都绕的晕头转向。
而且,太孙是从哪里得到的这个消息呢?锦衣卫为何毫无察觉?
不过想到了太孙有一个跟东瀛交易的船队,心里有些明白了过来。
加上兴庆宫是年前金阔回来以后才加强封锁的,更容易就把这一切给联系起来了。
这个时候,他已经不敢再把太孙看作只是一个受朱棣宠爱的孙子了,光凭他今天对付自己这一套,已经让自己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。
不管是组建两级情报网,还是不动声色的布置,都让纪纲感受到了自己的面前是一个成熟的政客,而不只是一个孩子。
汉王虽然平日里扮作豪迈,威武,但是在他看来不过是惺惺作态,毫无压力。跟眼前的太孙比起来,他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啊!
他也真正明白了,为何皇上会坚定不移地立朱高炽为太子。光凭太孙这个人,就已经占尽了优势,更别说太子还有文臣的支持。
这一次,纪纲心悦诚服地说道:“殿下请放心,微臣一定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