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零八章 应对(2/2)
对于学生们来说,诺贝尔奖距离自己是那么的遥远,但是人人都知道那是学术的最高殿堂。
周南是瑞士人,是卢塞恩人,他的小妻子甚至还是自己的同学。所以,这些学生们早就将他当做自己人,当做了自己的骄傲。
面对同学和老师们的祝贺,奥黛丽晕晕乎乎的,不知道答应了多少不平等条约。
直到中午放学的时候,她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,自己是乐昏了头,竟然答应了在农场举办一场庆祝晚会。
中午回家跟凯莉一说,凯莉却笑着说道:“约纳斯获奖是大喜事,我们当然要好好庆祝一番。下午我就开始准备,晚上你把你的同学和老师们,都叫过来做客。”
周南他们从德国回到家的时候,看到约纳斯农场的庆祝活动竟然就已经开始了。
对此,周南当然没有什么意见,实际上,他一直觉得奥黛丽的生活圈子有些小了。她已经十出版社希望能出版你的中文版本图书,希望能得到你亲自撰写的中文文稿。”
“约纳斯,荷兰国会法国了正式的邀请函,一月一日将会为你颁发荷兰军事威廉勋章,希望我们能安排好时间。”
一上午,周南都在处理着各种琐碎事务,所有人的脸上都喜气洋洋。
大部分人只是单纯的兴奋,只有施托尔科可以看到获奖背后隐藏的内容和获奖后增加的影响力。
周南对利益不看重,恰恰看中的名声。诺贝尔奖就如同是一个金光闪闪的外衣,能够让周南的名声得到世界的承认,这也稳固了他的学术地位。
所以这次获奖,对周南的好处可不仅仅是多卖几本书,更是世界对周南的承认。
因为南华建国的关系,周南最近一段时间与东方的关系不太和谐。施托尔科一直很担心如果继续这样下去,会影响到以苏联为首的东方政治集团对周南的打压。
南华偏向西方的立场,这是因为南华还属于荷兰占领地的历史原因造成的。本来南华偏向西方,也不会关周南什么事。
但是周南在南华的建国过程中,影响力太大了。可以说,没有周南的出现,那些红党绝对不可能妥协下来,给自己的党派都换了名字,重新建立自己的党章。
所以,周南也成为东方政治集团的眼中钉。现在周南获奖,最起码可以让他的安全更有保障一些。
强人再欣赏周南,也只是私人关系,而在国家利益面前,没有什么是不能被牺牲的。
(普降大雪,天气降温,各位书友保重身体!)
</content>
本书来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