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四五章 长老日记(1/2)
<content>
这一路上,葡萄牙沙廉总督府的使者与东吁王他隆的使节团一起,跟着云贵总督府派出的护卫人马,先是从南到北,然后从西到东,最后再次从南到北,长途跋涉,辛苦异常。
不过,总算是按期赶到了大明朝的京师。
一路上,这些人见识到了如今已经有所不同了的大明朝。
特别是从长江上游乘船顺流而下之后再从南到北的旅途,越是往北走,这些人就越是暗自心惊。
大明朝国土东西南北之广阔,江河山川之壮丽,统率人口之众多,城池市镇之密集与繁华,都是他们这些人平生所仅见。
即便是来到东方已经二三十年之久,最是见多识广的方济各会长老皮门塔,也是每每惊叹不已。
这位方济各会的长老皮门塔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:“赛里斯人的东方帝国,其领土与人口不可思议的庞大,而且从南到北正在发生着某种令人惊叹的变化!
“宽畅的马道,冰冻的运河,开放的城镇,自由迁徙的人群,以及乘坐着四轮马车出行的富裕的绅士们,所有的这一切都昭示着,这是一古老的文明的国度!
“作为一个游历过东西方几乎所有文明国度的天主的忠实信徒,我不得不说马可波罗的说法是真的,利玛窦写回罗马的书信是真的,赛里斯人的文明程度,甚至远高于欧罗巴的斯拉夫人国家!
“赛里斯人不是莫卧儿帝国那样野蛮而腐朽的国度,也不是东印度地区那些半开化的弹丸小国,更不是西印度群岛上居于文明世界之外的土著部落,或者亚美利南部被拉丁民族征服的印加帝国!
“不!不!赛里斯人的东方帝国并非如此!其广阔的国土,庞大的人口,文明的高度,甚至其强大的军队,都无不向我表明,这不是葡萄牙人或者哪个来自欧洲的殖民者能够征服的国度!
“在一个名字叫作淮安的美丽的运河城市里,我们受到了当地总督的欢迎与款待,在享用了与欧罗巴几乎一样的土豆与鸡肉之后,亲自观看了总督卫队的操演。
“他们的官武将,将漕运总督负责的运河上下以及江淮等地,打理得井井有条。
按照崇祯皇帝钦定的新军操典所编练的督标三营人马,如今也训练得像模像样。
当初崇祯皇帝下旨,让袁可立从漕丁之中遴选编练漕营五千,督标三千,共计八千人马,其目的是为了未雨绸缪提前布局,防备西北的流贼如同历史上那样流窜江淮。
但是这一世,西北流贼各营没能突破山西河南的官军封锁,也就没能流窜江淮湖广一带作乱。
相反,如今这些大大小小的西北流贼,还被大批朝廷的官军尾随着赶往了陕西以西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