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穿越小说 > 三国之权倾河北 > 第47章 赵子正结义都亭侯

第47章 赵子正结义都亭侯(2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组织豪杰去抗日 老祖画风总是不对 妻色撩人:首长在上我在下 职场风云:我和绝色女上司 热刺之魂 三国好孩子 九阴大帝 天唐锦绣 最强升级系统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

“足下不必多礼,请问尊姓大名?”见对方见礼,单经也慌忙起身。

“何敢劳都亭侯下问,在下是巴西人,姓赵名韪,表字子平,现任太仓令一职。”汉子有些惶恐的回道。

“原来是赵太仓,单某闻君之名久矣,今幸得相见!”

这赵韪,单经对他有映像,因为此人颇有大志,曾在历史上留下过一段传奇!

这家伙早期是汉末刘焉麾下部将,初时在京都任太仓令,后刘焉入蜀,他便辞官追随刘焉赴益州,欲图进行政治投资。

刘焉入驻益州后,赵韪尽心辅助刘焉,助其平定了益州,令刘焉独霸一方,不想却在兴平元年,刘焉痈疽发背而卒。赵韪与刘焉旧部认为刘焉之子刘璋温仁,于是共保其为益州刺史,诏书因以为监军使者,领益州牧。

不久,发生沈弥、娄发、甘宁等人的叛乱。叛乱失败后,叛军纷纷东入荆州避乱。刘璋遂以赵韪为征东中郎将,率众击刘表,屯兵朐忍,无果。适逢东州兵暴乱,刘璋命赵韪安抚之。

建安五年,赵韪以钱财贿赂的方式收买荆州地方官,减除外力,并联合益州本土大族聚众起兵,结果,这精心发动的叛乱遭到刘璋镇压,赵韪逃入江洲。不久之后,他便遭到部下庞乐、李异的反攻,兵败身死。

“都亭侯言重矣,量赵某不过一介儒夫,缺勇少谋,何值为将军所识!”对于单经的恭维,赵韪却是略显惶然,面起惭色。

单经见他如此谦逊,心下不由对他高看几分,连忙道:“子正过谦了!”

“非某过谦,实是如此。”赵韪再次拱手而言,那种语气,仿若就是笃定了自己,如今就是属于籍籍无名之徒一类。

说罢,不等单经开口,又接着道:“某常闻将军在幽州屡建功勋,佑护边庭,于国多劳。中平讨黄巾,又阵斩贼首张角,破强寇数万之众,以至今日四海犹传将军之名!某才真是仰慕将军久矣!”

初次相见,便得赵韪如此夸赞,饶是单经这等已经见过大风大浪的人,一颗暗藏的虚荣心此刻也是大大的得到了满足。

而满足之际,也在暗思:自己如今真的有这么出名了吗?

心里虽如此想,面色上却强作淡定,谦虚道:“赵太仓过誉了,往朝胜绩,非某之功,皆赖吾皇洪威,麾下肯效之死力!”

“你二人如此这般相互客套,言之不尽,这可让王某有些自感多余啊!”见单经与赵韪两人相互吹捧个没完,一旁的王匡感到很受冷落。

两人闻言,这才想起身旁还有王匡在,他可是不能忽视的人物,连忙拱手歉声道:“文节兄恕罪!”

“不必如此,你二人许是前生便有缘分,以至于今日相见,甚觉亲近。何不就于今日当我之面,结成刎颈之交!”王匡终是性情豪爽之人,见二人皆致歉意,面庞上的不悦之色立时散去,心下也不再怪责,反而撮合两人深交。

赵韪闻言,双目微动,一轮喜色扬起嘴角,他可是早闻单经之名,心下欲结交单经久矣,眼下王匡说出此话正和他意,因此赶忙趁势道:“府篆大人所言极是,赵某有心如此,只是不知都亭侯肯屈尊相交否?”

赵韪到底是在历史上留下过一段传奇的人物。

一句只是不知都亭侯肯屈尊相交否?令单经立时面色一黯。

说实话,这赵韪单经没兴趣结交,一则此人日后可能还是如历史上一样,随同刘焉前往益州称雄,然后造反,这对自己来说并无好处;二则倘若今天结交了他,以后他不随刘焉而去,而是跟随自己,那以结交之谊,自己必要厚情待他,说不定他还得与自己平起平坐;三则此人先辅刘焉,后助刘璋,受了两代君主恩遇却仍然要起兵自立反之,如此这般危险的人物,单经实不想留在身边祸害自己。

可眼下赵韪的言语却令自己无法拒绝。这一来,若自己拒绝不交,这会显得自己目中无人,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,自己日后要再想结交到天下英雄壮士便是难了;二来,这结交之事乃是王匡提出,自己倘若拒绝,那便是扫了王匡的颜面,这样的事单经不能做,因为他想结交王匡。

“都亭侯默然不语,莫非瞧不上赵某!”见单经闷声不言,赵韪面色有些不悦,言语微微显得冷寒了一些。

眼下形势可谓骑虎难下,由不得单经再做犹豫,他当即回过神来,拱手道:“子正何出此言?君既有心交我,我又岂能拒之,愿与公结手足之谊!”

赵韪闻言大喜,赶忙举杯绕席而出,钟声道:“蒙都亭侯肯屈尊相交,赵某不才,愿拜都亭侯为兄!”说着,就要屈身拜下。

单经见状,赶忙闪身而出,一把扶住赵韪,朗声道:“子正如此,折煞某也!我观君年齿长我,岂能为弟!”

“那依都亭侯之见,当如何?”见单经拦阻自己下拜,又言自己年岁大于他,这让赵韪不由心下暗喜,这单经十之八九要拜自己为兄,这如何不令他高兴?

目录
新书推荐: 我刷的视频,能投放到古代 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 文化穿越之旅 无敌万岁爷 大明皇孙: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饿殍遍地,你带大家顿顿有肉吃? 烽火淞沪 说好的纨绔,怎么就人中龙凤了! 平步青云后,侯府跪求我回去 被贬燕南,归来时,君临天下!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