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1章 朝廷招安(1/2)
亮山两次勇挫来犯之敌,其威名如滚滚惊雷,
响彻四方,不仅仅局限东山府,
就连朝廷上下也大为震动。
那高高在上的皇帝老儿,
听闻小小山贼竟敢两次让朝廷军队铩羽而归,
顿时龙颜大怒,拍案而起,
责令兵部速速拿出个切实可行的剿灭计划,
定要将亮山起义军连根拔起,以彰显朝廷的无上威严。
兵部尚书接到这烫手山芋,深知此事绝非易事。
亮山如今已今非昔比,可不是能轻易拿捏的软柿子。
若贸然行事,恐怕不仅无法剿灭,还会损兵折将,落得个笑话。
他赶忙召集一众将领和谋士,齐聚兵部大堂,共商破敌之策。
大堂之内,气氛凝重。
一位谋士率先打破沉默,进言道:
“大人,亮山贼寇两番得胜,
士气正处于巅峰,又凭借险要地势据守。
我军若强行攻打,只怕会伤亡惨重啊。
依在下之见,不如先使怀柔之策,派人前往亮山招安。
倘若他们肯归降,那便能不费一兵一卒解决问题;
即便不肯,也能借此机会探清他们的虚实,为后续行动做准备。”
周严轻抚胡须,微微点头,沉思片刻后说道:
“此计虽妙,然而贼人狡诈,恐怕会识破我们的意图。
但眼下也无更好办法,不妨一试。
只是这前往招安之人,需得慎重挑选。”
这时,一位年轻将领关胜,昂首阔步站了出来,抱拳说道:
“大人,末将愿往亮山,劝说贼人投降。
末将自幼研习兵书,对兵法谋略略知一二,
或许能凭这张嘴,说服他们弃暗投明。”
周严抬眼打量关胜,见他身姿挺拔,气宇轩昂,
威风凛凛,心中暗忖此人或许能担此重任。
但又顾虑他年轻气盛,怕误了大事,便一脸严肃地叮嘱道:“
关胜,此去亮山责任重于泰山,你务必谨慎行事。
若能成功招安,那自然是大功一件;
倘若不成,也切不可轻易暴露我军后续计划。”
关胜坚定地应道:
“大人放心,末将定不辱使命!”
言罢,领命而去。
与此同时,周严又与其他将领继续商议,
若招安不成,便调集大军,对亮山来个铁桶般的围剿。
他们在地图前仔细谋划,制定了详尽的作战计划,
打算兵分三路,从东、西、北三个方向同时对亮山发起进攻,
形成合围之势,不给亮山起义军留下一丝逃脱的缝隙。
关胜带着几名随从,踏上了前往亮山的路途。
一路上,他眉头微蹙,目光如炬,仔细观察着周边的地形地貌,
与当地百姓交谈,了解民情,心中对亮山的情况渐渐有了初步的认知。
数日后,关胜一行来到亮山脚下。
他昂首挺胸,表明身份,要求面见朱方正。
朱方正得知朝廷派人前来招安,便召集众人在议事厅商议。
众人你一言我一语,有的认为这是朝廷的阴谋,不可轻信;
宋河则觉得可以听听对方怎么说。
朱方正沉思片刻后,大手一挥,说道:
“见一见无妨,且看他们耍什么把戏。”
关胜被带到朱方正面前,他上下打量一番,
只见朱方正虽身着朴素衣衫,却难掩眼神中的坚定,
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不凡的气质。
关胜双手抱拳,朗声道:
“方首领,在下关胜,奉朝廷之命而来。
如今朝廷念及你等误入歧途,特给你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。
只要你们肯放下武器,接受招安,
朝廷既往不咎,还会依据功劳大小予以赏赐。”
朱方正听闻,冷笑一声,眼中闪过一丝不屑,说道:
“关将军,朝廷的腐败行径,我等早已看得清清楚楚。
贪官污吏如狼似虎,横行霸道,百姓生活苦不堪言。
我们亮山竖起‘替天行道’的大旗,
就是要反抗这腐朽透顶的朝廷,
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。
招安之事,就不必再提了。”
关胜见朱方正态度如此坚决,心中一紧,
但仍不放弃劝说,说道:
“方首领,朝廷实力雄厚,底蕴深厚,
你等以区区一隅之力对抗朝廷,这与以卵击石何异?
若继续执迷不悟,恐怕亮山上下将面临灭顶之灾啊。”
朱方正猛地站起身来,神情激昂,大声说道:
“关将军,我们亮山兄弟,各个不惧生死,
为了天下百姓,哪怕粉身碎骨,也绝不退缩!
况且,朝廷早已失去民心,看似强大,实则外强中干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