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5章 再次妥协(2/2)
这一点他还是非常有自信的,胡商赚的钱换成大唐金饼,然后带回自己的国家,这都是常有之事。
李承乾微微一笑,指了指宫墙之外的长安城:“父皇,那您想过没有,长安城成为一个百万人口的都城,有着数十万外来的胡商找大唐做买卖?”
“这.......”李世民想都不敢想。
大唐人口才两千万,想要建造一个百万人口的都城非常难。
可按照李承乾所说,这世上有十倍余大唐的人口。
那么百万人口似乎又变的简单了。
主要是让他们如何知道大唐,知道长安这个地方。
看李世民沉思的样子,李承乾就知道对方懂了自己的意思,微微一笑:“想让天下人知道长安,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贸易,让大家都来长安城做贸易,让越来越多的胡商回去跟自己的朋友亲人炫耀大唐的繁荣。让大唐的商贾,将大唐卖不掉的货物,统统运往西域等国度将它卖掉。”
“减少了货物的堆积,同时也是促进了生产,商贾赚钱了,自然会雇佣更多的人来做工。只要朝廷颁布保护做工之人的利益和权益,保障他们的生活,商贾也不会过多的去压榨工人。”
“父皇您难道就没有想过,为何天下百姓被压榨吗?”
“为何?”李世民不满的皱眉。
说起这个,他就不服了。
百姓被压榨,似乎在说他这个皇帝不称职。
可事实也是如此,哪怕李承乾不说,李世民也知道,大唐疆土辽阔,肯定有黑暗的地方,这是无可厚非的。
毕竟如今大唐,他这个皇帝能够掌控的地方只有京畿之地和大唐的军队,其它地方大多数都在五姓七望和世家手中,根本没办法辐射到更远的地方。
李承乾微微一笑:“很简单,那就是大唐律的不完善。一个律法的完善,不止止是刑罚,要有商业法来控制商贾,要有劳工法来控制那些压榨工人的奸商,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律法来保障这个国家的完整。”
“所以律法的缺失,导致了很多百姓被压榨。儿臣的建议是开通贸易,不再限制大唐百姓出去,也不再限制胡商来大唐,而是要积极的促使多方的来往。唯一需要限制的就是税收,胡商和大唐商贾之间的贸易,需要增加关税。”
“关税的增加,未来贸易来往密切,那么国库自然而然就充盈起来了。朝廷也不要局限于以往那些限制,谁说朝廷做生意就是与民争利?自古是有能力则享受财富和地位,商贾真有能力,就不怕朝廷做买卖。”
“为了充盈国库,儿臣建议大唐必须实行官营,官营不能局限于盐铁,而是要插入各行各业,同时也能起到带头作用,招聘百姓做工,给足待遇。只不过官营是没有官职的,找代理人来管理,也可以跟民间的商贾进行合作,由朝廷出资源,商贾出钱和人脉,然后由商贾进行管理,朝廷坐等分红。”
“大唐一共有十道,州府三百六十余个,这些州府的日子也不好过,我们需要给他们一些利民的政策。那就是允许当地的州和商贾进行合作,但钱财统一归朝廷,只要合作的好,官员能够纳入考核,而且还能够多支持州府,比如拨款搞建设等等。”
就在李世民要反驳的时候,李承乾继续道:“当然,可以选十个州府做试验区,试验一年先看看。”
李世民反驳的原因是好不容易收拢了中央集权,如果按照李承乾的想法,岂不是直接放权下去了吗?
“关于你说的贸易,朕可以考虑,但州府与商贾合作一事,绝对不行。”李世民义正言辞的拒绝道。
对此,李承乾无奈的摊了摊手:“行,既然如此,那父皇,今日之事?”
看着四周一幅幅铺满宫墙的画,李世民深吸一口气。
不得不说,李承乾说动了他。
既然这是一次机会,试试又何妨?
“将那些赞助的字给朕擦了,这画就能挂。”李世民说完,一甩袖转身便离开了。
长孙皇后看着李承乾也是深深的叹息了一声。
儿子虽然优秀,就是这个做事太过激进了。
“谢父皇。”李承乾对着李世民的背影深深鞠了一躬,嘴角是怎么压都压不住的往上翘。
等李世民走远了,李承乾瞪向王泉道:“还站着作甚,还不快去把赞助字样给擦了,擦不掉就找东西盖起来,别让人看见了。”
“喏。”王泉秒懂,连忙招呼着人身上捆着绳子,从宫墙上爬下去,试图遮盖赞助的字样。
李承乾满脸微笑,双手负背的往太极殿而去。
大臣们都纷纷来了,接下来就是要是遣唐使觐见了。
他们需要奉上给大唐准备的礼物,然后由李世民回礼,再说几句祝贺的话,最终再去参加庆功宴。
一整恐怕就要好几个时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