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心依旧(289)(1/2)
问界M9过了水库,路边的房子多了起来。公路穿过一个个村庄,临街房子都是砖瓦结构的楼房,外墙贴着白色的瓷砖,挂着招牌的副食品小店、饭店、理发店、手机维修店。偶尔可以看到山脚下黑黝黝的年代久远的老房子。
放眼望去,四面群山环绕,看似很近,却又很远。
一条大河总是形影不离地伴随着公路向上伸展。
问界M9过了一座大桥,进入了永安镇,熙熙攘攘的人群多了起来。车速慢了下来。
街道两旁都是店铺:药房、杂货店、银行、饭店,永安镇医院……
“我爸在永安镇医院当了六年的书记。”曾卫军指着永安镇医院的大门说。
“我记得很多在这里工作的人都钻着脑尖往城里调,你爸怎么往这里调?”娟子问。
“还不是因为没有人脉,没有关系。”曾卫军愤愤不平地说,“也怪我爸太老实,不懂人情世故。”(原“乖”为语气词误用,结合语境应改为“怪”,表责怪)
“调动工作也容易,主管领导一句话。”娟子说,“情绪价值要给到位。”
“说到底不就是权钱交易吗?”
“这个世界上的事,百分之九十九的事都是可以用钱搞定的,余下的百分之一用更多的钱……”
“也不一定,”曾卫军打断说,“你这样说,你可以花钱免去坐牢?要是这样的话,贪官也可以免除死罪?”
娟子打了一下曾卫军,“懒得和你说!”
“钱不是万能的。”李萍说了一句,“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。”
问界M9穿过永安镇,沿着平坦的柏油路驶进了山区。
山区道路崎岖,盘旋向上。高大的树木的拱顶遮挡住了阳光。打开车窗,清风徐徐,鸟语花香。
“山里面空气真好!”李萍说。
“能够村村通路也是花了大钱!”曾卫军说,“这点值得称赞!”
“是国家的扶贫资金投入,”娟子说,“省、市、区也有配套资金。要求农村要三通一平。”
“三通一平是什么意思?”李萍转过头来问。
“通路通水通电,一平是平整土地。后来又加了两通,通网络通快递。都是考核硬指标。”
一辆新能源电动公交车慢悠悠地在前面走着。车上面坐的都是老头老太太。
问界M9在后面跟了一会,在一处宽阔的路面鸣笛超了过去。
真的很难想象,母亲解放前从家里走着去城里。就是现在,小舅因为怕晕车也是走着去城里。(原“解放前前”重复,改为“解放前”)
烧油公交车晕车,电动公交车应该好点了吧?(原“电动汽公交车”多“汽”字,删除)
导航提示目的地就要到了。
终于看到路边竖着的石门村的牌子。公路边有一个岔路口。可以看到山脚下的一排排砖瓦结构的房子。(原“山角”改为“山脚”)
路口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公交车停靠点,旁边有个小亭子,里面坐着几个老头老太太。三三两两的人从村子里走出来。两个带红袖章的老头子拦住两个抬着装着兔子的笼子的男人,把挂在胸前的二维码伸出去。一个男人拿出手机在上面扫了一下。
一个老头子走下亭子拦住去路,向远处的停车场指了指。通向停车场的路上有车驶过来,山脚下的停车场,有三十几辆车停在那里。(补充“在”字,使语句更通顺)
从停车场出来的时候碰到抬着兔子的男人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